2025年3月上半月,低空经济领域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利好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将低空经济列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,各地相继推出高额奖励政策,企业则在技术研发、场景应用和国际化布局上加速突破。从车机一体化无人机到全国首个“全域低空新基建”项目,行业正进入规模化爆发前的关键阶段。
政策加码与基建突破
2025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,国务院进一步明确将加快人工智能在低空经济等场景的应用示范。地方层面,郑州航空港对低空经济产业单项奖励最高达2000万元,湖北荆门围绕研发制造、场景拓展等领域出台13条措施,最高奖励1500万元,政策支持力度显著提升。
基建领域迎来标志性突破。3月3日,浙江绍兴启动总投资20.5亿元的“全域低空新基建一期”工程,创下全国低空经济领域招标金额之最。该项目以“低空经济综合体”为核心,涵盖空域管理、通信导航等基础设施,推动低空经济从试点转向全域落地。这一项目不仅填补了低空新基建的空白,也为后续其他城市的规划提供了参考模板。
此外,国家电网首套便携式中继一体无人机在吉林投用,巡检效率提升200%,巡查距离从3千米延伸至12千米。这一技术突破解决了无信号区巡查难题,为电力、能源等领域的低空应用提供了高效工具。
企业合作与技术迭代
企业合作与技术迭代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3月2日,比亚迪与大疆联合发布全球首个“车机一体化无人机系统”——灵鸢,充电15分钟即可完成飞行任务。该系统覆盖比亚迪全系车型,解决了车载无人机充电、操控和安全痛点,标志着消费级无人机向车规级集成迈出关键一步。
物流领域,顺丰与翊飞航空签署合作协议,首批采购100架ES1000大型无人运输机,计划构建“支线无人机+干线运输机”联运网络。九洲集团与顺丰旗下丰翼科技合作打造低空物流示范项目,探索供应链数字化与基础设施共建。国际层面,亿航智能EH216-S在墨西哥完成首飞,飞行版图扩展至19国,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eVTOL市场的领先地位。
文旅场景同样加速创新。零重力飞机工业与祥源通航合作开发低空观光、飞行培训等新业态,结合航空主题营地,推动“科技+旅游”融合。国家电网无人机巡检、顺丰物流网络等案例,则验证了低空技术在工业与民生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潜力。
从政策顶层设计到企业技术突破,低空经济正从概念验证迈向商业化落地。随着基础设施完善和场景多元化,行业有望在202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,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。